魏晋南北朝的慈善事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慈善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慈善事业在此期间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灾荒救济方面,这一时期继承了前朝的政策并有所发展,南北朝时期,设置了义仓。各政权频频开仓赈贫。
  在医疗救济方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门收容贫病者的慈善机构──六疾馆。在统治者的倡行之下,类似的慈善机构比较普遍地建立起来。
  在养老恤孤方面,在建康专门设立了赡恤孤老的机构──独孤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慈善事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佛寺慈善活动的兴起和盛行。佛教自西汉后期传入中国,经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但佛寺众多,而且还借助权贵的支持,形成了势力雄厚的寺庙经济。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活动的范围非常宽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济贫救灾。佛寺经常对贫苦大众进行布施,有时也专施给那些特殊的家庭和个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六朝时期,还创设了僧祗粟制度。即将部分民户划为僧袛户,以其每岁课纳专做救济贫困及灾荒之用。
  二、施医给药。魏晋之际不少僧徒像杯度、僧惠、佛图澄都研习医学,而且医术高明。佛图澄(公元232-348年),西晋、后赵时高僧,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人。西晋末年东至洛阳,及后赵政权建立(公元319年),佛图澄即以方术取得统治者石勒、石虎的信任,劝其施行「德化」,勿滥杀;并藉医术在民间广为宣教。有记载称:「时有痼疾,世莫能治者。澄为医疗,应时瘳损。阴施默益者,不可胜计。」杯度、僧惠在治疗眼疾、脚疾、头风、伤寒、难产等病症方面亦有独到之方。
  由于当时民间患病者往往有赖佛寺的医疗救助,而且医治痊愈的也很多。在瘟疫流行的时候,佛教徒们往往走出寺门,到疫区进行救治。僧徒们还兴设「药藏」以供应所需之药品。佛教徒为人们治病是源于佛教中的悲悯之心,并不向病人收取诊资和药费。
  三、规诫杀戮。戒杀生是佛教基本教义「五戒」中的一戒。佛教众僧慈悲为怀,佛教寺院及其高僧向统治者大力倡戒残杀。
  四、劝善修德。佛教徒在其所进行的活动中,广劝人们修善积德,讲述佛教的因缘报应,宣传做善事的种种好处,劝导世俗大众多做慈善公益事业。
  隋唐的慈善事业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统治阶级为了笼络民心,巩固其统治,也对广大民众普施恩惠。因此隋唐时期慈善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隋唐时期的仓廪制度比较发达。义仓在隋唐时期非常兴盛,推行于全国各州县。其制度也非常完备。从粮食入库、储蓄、管理到赈济都有规则可循。在义仓大幅度发展的同时,常平仓也没有完全废止,在粮食歉收之年仍平粜粮食给百姓。
  隋唐时期,佛教慈善事业在赓续前代已有的慈善活动时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寺院除了竞相对民众广布施舍,开展慈善救济活动之外,还开始在寺院内建立具固定场所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悲田养病坊是一个集赈恤、收养贫困者和废疾老人于一体的慈善机构。
  唐代的佛教慈善事业还表现在济贫活动方面。如开元年间,五台山清凉寺曾设粥院,在灾年周济贫民。
  社邑的济贫活动也是唐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邑由僧人和民间佛教信徒自愿结合而设。社邑除了供奉佛事外,主要是从事民间经济活动和生活互助。每逢丧葬、婚嫁等大事,其他成员纷纷解囊资助。
  隋唐两代在恤老、慈幼、施药等慈善事业方面也非常重视。在恤老方面,政府制定了法律上和礼仪上的若干规定,对这些无依无靠、无家可归者进行安抚。政府还经常组织和举行一些尊老敬老的礼仪或慈善活动。在慈幼方面,主要是在灾荒期间由官府出资为饥民赎子。在医疗方面,主要是在瘟疫流行之年,官府派医到疫区治疗和命令地方郎中就近舍药防疫。盛唐时期,民间比较有影响的民间私人赈济的慈善活动也开始涌现。
  中后唐时期,民间社会的慈善活动还开始突破地缘和血缘的限制,救济范围有了新的扩大。「义渡」、「 义井」、「 义浆」 等纷纷出现。
  两宋的官方慈善事业
  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政治理念,并将儒家仁政思想渗透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之中,政府也非常重视风俗教化的功能。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
  宋朝中央政府相继设置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和慈幼局等慈善机构。其规模之大、设施之全、内容之广,在中国封建社会无一朝能出其右。
  政府也非常重视和经常开展带有慈善性质的赈灾活动。仓廪制度是备荒救灾的根基和保障。宋代非常重视仓廪制度的建设。宋太祖(公元960至975年)承前代利民之仓制,重置义仓,真宗(公元998至1022年)和仁宗(公元1023至1063年)二朝又有常平仓、惠民仓、义仓之设。但实际政策反复不定。直到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才下诏天下,置广惠仓。此后,自北宋中期至南宋末年数百年之间,除偶有废弛之外,都在实施,成为宋代独有的仓廪制度。
  常平仓、义仓在两宋时期虽非常设,但在慈善救济方面仍起一定作用。而且救济方法较以前有一定改进,开始以工役救荒。这一时期官府的赈济活动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政府也对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