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海淀区慈善协会四届理事会工作圆满完成
热烈庆祝海淀区慈善协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为海淀区民生福祉事业贡献慈善力量
——海淀区慈善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综述
海淀区慈善协会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中华慈善总会、北京市慈善协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位会员、理事、常务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完成了预定的工作任务。慈善协会在慈善宣传、筹募、救助等工作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海淀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海淀区慈善协会在工作中: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始终围绕海淀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海淀区民生福祉事业,紧紧围绕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慈善工作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积极作用。
----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把慈善宗旨贯穿在工作中,把慈善理念体现在帮扶中,把慈善关怀落实在救助中,把慈善宣传渗透在活动中。在助困、助医、助老、助学、助残和赈灾救灾中努力作为。
----始终坚持依法慈善,全面贯彻《慈善法》,充分发挥全区32个慈善工作站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恤民情、安抚民意方面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增强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清正廉洁、公开透明,照章办事、严明纪律,不断强化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全面增强慈善组织的信誉度。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区慈善协会共募集善款8800.27万元,使用善款7006.11万元,对64732人次的困难群众实施了慈善救助,对属地内多个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实施了慈善帮扶。
充分利用“9.5中华慈善日”开展宣传工作
在贯彻《慈善法》开展“中华慈善日”期间,深入社区,运用宣传橱窗、街头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慈善宣传活动。2018年“9.5中华慈善日”,协会会同区民政局慈善办、区红十字会举办了“海淀区慈善图片巡展”。2022年“9.5中华慈善日”,慈善协会适应防疫要求,开展了主题为“寻找最美的‘你’”慈善助学网络宣传活动。这一活动回顾十年来“爱心助学子”“爱心成就未来”慈善助学的历程,宣传慈善事业对广大青少年的关爱,先后有几十名同学来稿来信,表达他们对爱心人士的感谢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抒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慈善网站和杂志刊载了多篇来稿来信,《海淀报》对两位同学做了专题报道。
“春雨行动·应急救助”公益基金募捐活动
这是区慈善协会重要的筹募平台,已经实施了十五年,逐步形成了长效机制。该活动旨在为遭遇重大疾病、意外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尤其是对少年儿童实施救助。每年春季,协会都以“春雨润海淀·慈善暖人心”为主题,组织募捐活动并进行动员部署。各慈善工作站积极行动,广大爱心企事业单位和爱心群众热情参与。四届理事会期间,这一活动共募集善款1614.76万元,全部用于“春雨应急救助”活动。
“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
这项活动是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慈善协会统一部署的公益捐献活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共产党员献爱心”作为一项重要的党的宗旨教育活动。区直属机关工委多次在“七一”期间举行捐献仪式,场面热烈感人,充分展示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热心慈善的精神风貌。2022年“七一”期间,以“致力共同富裕·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开展捐献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踊跃参与,广大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积极响应。四届理事会期间,共有近500家单位(系统)坚持每年组织捐献活动,平均每年有10万人次党员、近一万人次群众踊跃捐款,共接收捐款6191.59万元。
经常性、制度化地开展对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
日常救助是慈善协会主要工作内容。协会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广泛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对生活困难家庭实施救助。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确保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过好节日,协会加大“慈善情暖万家”救助力度。四届理事会期间,这项活动共救助困难群众11044人次,使用善款1056.03万元。二是开展“海淀·慈善----爱心捐赠月”救助活动。近年来,协会和各工作站克服疫情造成的多种困难,深入社区认真核准、抓紧审批、迅速下拨救助金,把党的关怀尽快送到困难群众手里。四届理事会期间,这项活动救助困难群众6491人次,使用善款249.60万元。三是充分发挥工作站在日常救助中的作用。各慈善工作站和广大专职干部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深入群众、勤奋工作,细致准确地掌握社情民意,对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心中有数,及时申请救助,在日常救助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创新开展“慈善助困暖人心”活动
从2020年开始,协会使用“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募捐的善款,支持各街道、镇慈善工作站开展“慈善助困暖人心”救助活动。这一工作得到各工作站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为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各工作站深入社区,按照救助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及时实施救助。四届理事会期间,这一活动救助困难群众10817人次,使用善款1639.74万元。
深入持久地开展慈善助学活动
协会把“爱心助学子”“爱心成就未来”助学活动做成了特色鲜明的慈善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是提升品牌。协会在严格掌握救助标准的同时,注意掌握救助范围和精准度。四届理事会期间,救助家庭困难学生2313人次,使用善款669.3万元。二是创新救助形式。协会开展“一对一”定向助学捐助方式,实现捐赠者与被救助学生的精准对接。另外,配合市慈善协会实施“普通高中生慈善助学项目”。四届理事会期间,两个项目共救助困难学生89人次,使用救助款18.6万元。三是着眼激励引导。在物质救助的同时,协会通过慈善活动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2020年,针对疫情防控不能组织线下活动的情况,开展了“镜头记录爱心·文字传递温暖”网上摄影、征稿活动,活动收到了15个工作站56名同学和家长的来稿来信。以此为基础,我们全面总结了八年来开展助学活动的情况,撰写了“大爱滔滔助学子,慈善涓涓润未来”的通讯稿发表在《海淀慈善》季刊上。
突出做好慈善助老工作
协会采取多种形式对老年群体进行慈善救助。2020年疫情期间,使用善款47.7万元,向辖区内33家星级养老机构捐助了医用血压仪等设备。2021年,针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协会加大对养老机构的帮扶,为区内47家星级养老机构捐助消毒用品;支持3家养老机构的餐桌椅、门窗、电梯等设备设施改造;为28家社区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等机构捐助医用血压仪;对遭受地质灾害的香山老年公寓实施救助。以上共使用善款348万元。2022年,协会向23家三星以上养老机构捐助50台医用制氧机,使用善款40.5万元;受北京市慈善协会委托,接收150台2.5W杀菌灯,发放给部分慈善工作站及养老机构。及时高效的普惠性救助得到社会福利机构的欢迎和好评。2023年,为51家养老机构配备洗浴轮椅88台,使用善款42.77万元;帮助聂各庄敬老院、双缘敬老院进行门窗及卫生间设备设施改造,使用善款70万元;支持四季青敬老院、阳台山老年公寓,进行呼叫系统升级改造及更换供暖设备,使用善款200万元; 帮助海淀区儿童福利院完成围墙设施建设,使用善款50万元。与此同时,协会实施“携手助老送健康---慈善医疗卡”项目,为全区60岁以上低保老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医疗救助金。四届理事会期间,该活动救助5728人次,使用善款286.00万元。
积极救助生活困难的共产党员和大病群众
协会配合区委组织部,从“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中提取部分善款,与区管党费中拨付的资金共同建立了“海淀区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对因疾病或突发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帮扶。四届理事会期间,共救助生活困难党员1418人次,使用专项资金711.5万元。与此同时,协会积极开展大病救助工作,对身患大病或因患大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慈善救助。四届理事会期间,协会为区内24位生活困难的患者申请市慈善协会大病医疗救助,获救助款58.6万元。
不断创新和深化定向(专项)救助工作
一是建立海淀区“特困知青救助资金”。协会协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部门,对异地返城知青因大病造成生活困难人员实施定向救助。四届理事会期间,共救助特困知青279人次,使用善款203.8万元。二是开展“一对一助学”定向救助。协会为爱心捐助者与困难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对一助学”的信息平台,使困难学生在爱心人士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让爱心成就未来。三是救助抗疫一线生活困难的医务人员。2022年底,针对新冠疫情“新十条”实施后的社会突发情况,协会拨付善款150万元,对抗疫一线生活困难的医务工作者实施专项救助。四是“爱心基金”专项救助工作。与海淀区工商联妇委会联合建立“慈善爱心基金”,该基金用于帮扶生活困难的妇女和儿童,2022年为内蒙古科佑前旗的青少年学生赠送文化衫和书包等。
科学制定善款使用原则,充分发挥慈善工作站在救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以街道、镇为单位的慈善工作站是日常救助工作的基础平台。各工作站结合属地实际,在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助残助学、医疗救助和处置突发灾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救助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公正性。协会坚持善款“谁募集、谁使用”的原则,一方面激发工作站积极募集善款的热情,同时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协会高度重视与各工作站的业务联系和工作沟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增强专职队伍素质,努力提高工作站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四届理事会期间,除专项救助外,由各工作站日常救助的困难群众共计3077人次,使用善款352.29万元。
严格制度,善款使用公开透明
区慈善协会从维护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政治高度,始终把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格善款管理。即使在疫情严重、无法保证正常办公条件的情况下,仍然严格执行财政部及社团办的有关规定和协会章程,严格各项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保证账目公开透明。在资金管理、项目运作、财务审计、社会监督等全链条,做到规范操作,透明运作,环环监督,无缝连接。
严于律己,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区慈善协会始终牢记使命任务,站在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准确把握慈善组织的职能定位,积极探索新时代慈善工作的规律特点,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慈善工作。协会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慈善组织的良好形象。
详情请下载附件。